闻泰科技海外资产失控,影响格力电器7年“芯制
栏目:行业新闻 发布时间:2025-10-17 09:44
10月,一场源自荷兰的风波导致安世半导体暂时退出母公司闻泰科技(600745.SH)的控制。风暴的涟漪迅速在A股蔓延,不仅导致闻泰科技连续两日跌停,还波及了另一位“重磅玩家”——格力电器(000651.sz)。 10月12日,闻泰科技宣布,荷兰经济事务和气候政策部对30家Nexperia全球实体发出为期一年的财产和业务冻结,直至2025年9月30日。日前,荷兰法院决定暂停Nexperia首席执行官张学智控股的董事职务,并暂时委托香港公司钰成控股持有的股份。此外,在悔罪期间,法院指定的独立外国董事承担了决策权,并将安世半导体的大部分股份交由第三方托管。至此,闻泰科技公司对Nexperia的经营权和管理权已暂备案。作为闻泰科技的重要股东,格力电器长达七年的“造芯”也回归了外界。 2025年二季度末,格力电器将持有闻泰科技3076.71万股,持股比例2.47%。格力电器代理人珠海荣林持有7,893.03万股,持股6.34%。格力电器与珠海容林合计持股达到8.81%,超过第二大股东闻泰科技持股数量。格力电器对珠海容林的持股比例超过90%。换句话说,格力是这场风暴中一个安静却又不可忽视的角色。时间回到2018年春天,格力电器发布2017年年报,宣布不派发固定股利、不派发现金红利、不派发红股、不使用公积金增资扩股。是当年的资本。其还在财报中明确表示“将进军芯片领域”。消息一出,格力电器次日股价大跌8.97%,市值蒸发270亿元。面对质疑,董明珠回答道:“即使投入500亿元,芯片研究也一定要成功。”同年12月,在央视财经论坛上,董明珠重申了造芯的决心:“2017年我们没有分红,因为我们要进军芯片市场,加大对智能芯片的投资。我们十年不分红,不是可以吗?”那一年,格力电器的野心超越了空调。从自研芯片,到投资闻泰科技、三安光电,格力电器正试图超越家电制造商的地位,成为一家掌握核心技术的科技公司。格力“造芯”经历波折d 转弯。 2018年是格力“造芯梦”正式立下的一年。今年8月,格力电器成立珠海零界集成电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珠海零界”),注册资本10亿元。该公司脱胎于格力通信技术研究院微电子研究所和功率半导体研究所,成为格力首个独立芯片研发平台。珠海零界成立后,业务迅速扩张,从定制设计研发、软件解决方案、系统集成以及工业级32位MCU、AIoT SOC芯片、功率半导体的销售延伸。两个月后,格力再造,与中车时代电气、长安汽车、南方电网、中央电网合作。参股等合资成立湖南国芯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发布功率半导体产品架子。同年11月,格力电器出现在闻泰科技更具战略性的技术收购安世半导体的另一笔交易中。这是当时中国企业在欧洲半导体行业最大的并购案之一。经过一系列复杂的资本运作,格力电器出资30亿元参与安世集团收购闻泰科技。项目建成后,闻泰科技将实现对安世集团的控制,格力电器将成为闻泰科技的重要股东。一年后,格力继续加大对半导体产业的投入。 2019年11月,格力宣布将以20亿元参与LED芯片龙头三安光电定向增发,明年收购其1.15亿股。不过,从结果来看,格力在半决赛中的多点布局导体产业链与核心业务未产生明显协同效应。以闻泰科技为例,格力在公告中表示,结合闻泰科技领先的研发和制造优势、高通5G Alpha Partner资质以及安世半导体在半导体领域的市场地位,公司与闻泰科技的强强联合将充分发挥其在各自领域的领先优势,挖掘潜在商机。但双方在业务层面尚无具体合作案例。 10月15日,《时代周报》记者致电格力电器,其工作人员回应称“后续合作(格力电器与闻泰科技)尚不清楚”。对于闻泰科技旗下Nexpe资产被冻结一事,该工作人员表示,“我们所知道的仅限于他们(闻泰科技)发布的公告。”与此同时,格力开始减持闻泰科技。 2024年10月8日,闻泰科技公告称,格力拟自2024年10月30日至2025年1月26日减持不超过1%。此前,格力一致行动人珠海荣林也曾透露过类似计划,减持比例同为1%。 2025年1月,双方合计减持闻泰科技约618万股。今年7月25日,闻泰科技再次公告称,格力电器及一致行动人珠海荣林拟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减持海航持有的公司股份数量超过1244.58万股(不超过当时总股本的1%)。本次拟减持的原因是为了满足公司发展的需要。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2月,闻泰科技股价一度上涨每股170元,格力电器利润突破100亿元。但现在股价大幅波动,账面价值缩水。对此,格力电器工作人员表示,“公司有计划于8月15日至11月12日期间减持。”对希腊的影响可能有限。 “(这件事)对格力影响不大,毕竟这不是格力的核心业务,只是一项投资。格力的投资不是为了短期盈利,账上的浮亏也不在格力的考虑范围之内。”资深投行人士王继跃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指出。此前,荷兰经济事务和气候政策部表示,由于安世内部“严重管理缺陷”,根据1952年出台的《货物可获得性法》,做出这一“极其非同寻常”的决定,对公司进行干预。对此,北京金所合伙人姚博文广达律师事务所人士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闻泰科技和安世半导体可能会考虑同时提起行政诉讼并寻求国际仲裁,以两种相适应的方式维护自身权益。一方面提起行政诉讼:荷兰依据《货物供应法》向Nexperia颁发的部长令存在法律适用和程序问题。闻泰科技和安世半导体可能针对部长的命令向荷兰当地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声称荷兰政府的行为超出了法律的适用范围,是对法律解释的不当扩展,缺乏充分的依据和合理的风险评估。另一方面,寻求国际仲裁:根据中荷双边投资保护协定的相关规定,可以在相关国际仲裁机构提起仲裁荷兰国际机构对中国投资者在荷兰遭受的不公平待遇表示不满。姚博文表示,荷兰政府的行为明显违反了双边投资协议关于公平公正待遇、充分保护和安全的规定,损害了闻泰科技的投资权益。通过国际仲裁,要求荷兰政府撤回相关命令和裁决,并赔偿闻泰科技和安世半导体由此造成的损失。广信君达(上海)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王旭东也认为,从法律角度来看,荷兰政府按照《商品供应法》收购安世半导体存在争议。他认为,在法律适用条件方面,荷兰政府扩大了适用范围,以防止关键技术转让,保护技术主权。他认为 Nexperia 的运营可能会带来对荷兰和欧洲的“技术主权”构成威胁,并对“国家安全”概念的概括存在问题。法律中“国家安全威胁”的定义并不明确,荷兰政府可能会过度解释法律的适用条件。闻泰科技在10月12日的投资者吹风会上回应称,当前首要任务是“夯实经营基础”,保持安世供应链和团队的稳定。同时,它正在“与国际顶尖律师事务所合作准备法律救济计划”,并积极与中国政府相关部门进行汇报和沟通,积极寻求必要的指导和支持。 10月14日,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发布声明称,将持续关注事态发展,积极倾听会员声音,表达共同关切。通过一切合法渠道向国际社会通报。安世半导体还宣布,2025年10月4日,中国商务部发布管制公告,禁止安世半导体中国及其分包商出口某些中国制造的成品零部件和组件。华西证券研报认为,安世半导体的日常生产、研发和运营仍在进行,公司基本面没有发生变化;但短期内,由于决策链的变化和审批流程的增加,运营效率可能受到影响,资源配置将变得灵活。活动量会减少。但股东获得经济回报的权利并未改变,安世产生的收入100%被排除在外,仍属于闻泰科技。风险方面,部分投资者担心闻泰股权冻结是否会触发ST相关政策。华西证券研究报告指出,从监管角度看,公司本次不会触发退市风险警示(*ST)监管规则。需跟踪关注公司经营状况,是否存在“公司生产经营活动受到严重影响且预计三个月内无法恢复正常”的情况,从而引发其他风险警示(ST)。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实际触发的可能性有限。受多场比赛影响,10月15日闻泰科技股价上涨1.43%,收盘于38.19元/股。当日,格力电器上涨0.59%,收于40.82元/股。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服务热线
400-123-4567